天博「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保险资管行业需加快成长 共塑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访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巍天博|天博
我的网站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沃尔城A区D10-1排北12号

邮编:82226

电话:15522382226

传真:15522382226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博新闻 > 行业新闻

保险资管行业需加快成长 共塑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访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巍天博

添加时间:2023-10-27 02:15:30

  自中国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至今,经过20年改革探索,截至2022年末,32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金总规模已超过24万亿元。20年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与国家人民同频共振,助力保险资金发挥稳定器作用、积极参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在价值投资、大类资产配置、长久期资产创设等方面积累了充足经验。

  站在20年的新起点,保险资管机构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积极力量?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巍。

  李巍:2003年,我国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2005年,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资产”)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批保险资管公司之一。作为国内唯一具有再保险背景的国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再资产既亲历了保险资管行业从“摸石过河”到阔步向前的成长历程,分享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同时又秉承了再保险的独特基因,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面有了丰富积淀。结合中再资产的发展历程和自身从业体悟,我认为,保险资管行业20年来的发展之路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是坚持市场化发展,打造险资运用的比较优势。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诞生于市场化改革,并在市场化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身处大资管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各显神通,竞争与合作趋势不断深化。一方面,依托股东资源禀赋,主动对标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需求,有效实现了保险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第三方业务,从产品创新、销售渠道、资产配置等各个方面发力,加快打造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策略,从市场竞争中不断历练、快速成长。

  二是坚持专业化导向,形成相对稳健的行业风格。专业性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中之重,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同台竞技,坚定走专业化道路,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驱动力量。天博20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拓宽,目前已形成涵盖股票投资、衍生品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投资管理专业能力。在巩固大类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投资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保险资管机构也在ABS、REITs、养老资管产品等创新产品领域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相对来说资金成本较高、期限结构多元,对中再资产的投资能力和抗风险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稳健”的配置结构和投资文化印刻在投资管理的全品种、全流程。

  三是坚持开放思维和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天博相较于银行业和证券业,保险业体量最小,但走在了开放前列。如今,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金融业也进入新一轮开放中。脱胎于保险业专业化分工的保险资管行业,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战略,既在国内市场与外资机构同台竞技、互促成长,也主动融入国际化新格局,通过全球化资产配置来实现风险分散化、收益跨周期化。多家保险资管机构都在海外设立了资产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末,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超过800亿美元,占保险总资产的2.49%。以中再资产来说,由于再保险业务国际化属性更为突出,在服务再保险主业的过程中更早更深地进行了国际化探索,成为行业最早参与QDII投资、行业首笔海外另类投资、首批港股通的保险资管机构。继中再集团收购英国桥社后,全资子公司中再资产(香港)稳步承接了英国劳合社桥社集团美元资产的受托管理。目前,中再资产境外资产配置占比已经超过20%,成为中再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驱动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20年来,在多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融资需求上,保险资管行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李巍:源于保险资金特性与国家战略的天然契合,保险资管行业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致力于发挥市场稳定器助推器作用。公开数据显示,保险资金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资金已经超过20万亿元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中再资产与同仁一道,不断做优做强主责主业,多维发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经验:

  一是发挥保险资金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输血生肌。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供给稳,投资范围广,投资方式多,是资本市场上相对稀缺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可以发挥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对重点区域、企业、项目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做优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守护者。近年来,中再资产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投资已涵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覆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战略方向,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前期投资的镁信健康项目,创新构建了“互联网+医+药+险”生态圈;比亚迪半导体、利穗科技等股权投资项目,有效引入保险资金助力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二是依托保险再保险主业,打造投研一体化业务链条。保险资管作为专业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往往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抓住资产配置的战略性机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效俱优。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保险资管机构积极参与公募REITs创新改革,开辟实体经济融资新通道。中再资产在该领域起步早、参与深,在首批公募REITs产品上市前会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组织74家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和专家座谈会,研究成果以协会内参形式报送监管机构,积极传递行业声音;险资投资公募REITs开闸后,中再资产成为少数前两批均有参与的保险资管机构;公司还以丰富的投研经验为基础进行产品化创新,发行了业内首批公募REITs主题保险资管产品——“中再资产-基建强国REITs主题资产管理产品”,通过该产品成功参与全国首单海上风电新能源、首单光伏公募REIT,为改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了中再力量。

  三是乘势第三方业务发展契机,拓展服务经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在大资管竞合格局下,第三方业务已成为保险资管行业的战略增长极。依托在大类资产配置、固收投资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积累,各家机构高度聚焦投研能力输出和产品转化。中再资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发挥核心优势,努力提升产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探索出了再保险资管特色的服务实体经济路径,先后为北京地铁十六号线、乌江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提供投融资支持,募集资金上百亿元,部分项目期限长达10年以上。今年以来,产品创新不断加速,首单投向棚户区改造的“中再-宁波奉化棚改债权投资计划”成功落地,首单经中诚信绿色债券评估委员会授予G-1认证的“中再-节能环保绿色债权投资计划”登记发行,让金融“活水”更多地流向国家战略所向、民生改善所需之处。

  《金融时报》记者:站在20年的新起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应向何方发展,以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业务领先地位,挖掘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差异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水平?

  李巍:在大资管时代,不同类型资管机构的边界壁垒逐渐模糊,无论对中再资产而言,还是对保险资管业而言,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毫无疑问,作为资本市场长期价值投资者,保险资管公司要契合保险资金期限长、风格稳健的特点,进一步巩固深化在大类资产配置、跨周期投资、固定收益投资等领域的传统优势。与此同时,保险资管机构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服务保险资金的舒适区内,而要不断变革创新,拓宽业务领域,丰富产品矩阵,积极发展第三方业务,从内部受托走向全面的市场化。中再资产在“十四五”期间,确立了以产品化驱动市场化、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的战略思路,第三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资产规模已近乎撑起半边天。毋庸置疑,第三方业务持续壮大,已成为保险资管行业的新增长极。

  站在20年新起点,一定要结合时代新变化、市场格局新变化来思考,如何做好打造保险资管竞争新优势这篇大文章。

  一是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打开发展新空间。伴随着经济增速中枢和传统行业资本回报率下行的长期趋势,保险传统资产配置格局的“资产荒”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不断深化,要紧紧围绕落实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切实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寻找业务发展新空间,把保险资管机构在长期投资、项目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分享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二是在服务好旺盛的财富管理需求中确立比较优势。随着长期经济稳健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人口老龄化加速又进一步增强了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更好满足居民和机构的财富管理需求是当下及今后资产管理机构竞争力的试金石。保险资管机构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在多资产、多策略、多区域配置和产品创新上下大气力,形成自身比较优势。除了不断丰富保险资管产品矩阵外,保险资管机构在基金管理和养老资金管理上也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在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中增强竞争优势。随着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新技术和数字化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格局。保险资管机构要在未来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和优势,必须聚焦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数字化、技术平台化、应用智能化,全面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与运营效率,让数字化运营管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保险资管业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势头强劲,很多同业优秀机构已经走在前列。中再资产在“十四五”期间将数字化转型确定为公司发展战略,正在落实数字“中再2.0”战略,今后将相继实施“3.0”“4.0”战略,加速形成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发展的新业态。

  接下来,保险资管行业将牢记“保险姓保”使命,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展现更大作为,以自身的成长与进化共塑我国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记者 王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沃尔城A区D10-1排北12号电话:15522382226传真:15522382226

Copyright © 2019-2023 天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ICP备案编号:鲁ICP备2022027617号